关于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报告
省政府办公厅:
《关于做好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和统计报送工作的通知》收悉,现将省国资委2018年政务公开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省国资委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设立专职机构,安排专人负责山西国资网信息公开栏目和山西国资微信公众号的更新工作,并要求各处室全力配合,提供相关资料,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使政府信息公开内容不断更新,系统功能日益完善,工作开展规范有序。
2018年,省国资委在“山西国资网”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中发布信息164条,其中,工作动态109条,重要工作公告53条,财政预决算2条,应约接受政府网站召开新闻发布会1次。除在网站上公布以外,省国资委还积极创新信息公开举措, 2018年,山西国资发布各类国企国资相关信息385条,其中涉及国资监管信息131条。主要措施:一是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拓展信息主动公开的范围和内容;二是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信息公开相关制度,制定了信息公开指南,全面规范信息公开工作;三是细化信息公开目录,对信息公开事项实施动态更新,主动公开了规范性文件、机关建设、人事任免、领导动态、工作动态等国资监管信息;四是创新信息公开方式,以微信等作为重要的信息公开平台,打造信息公开的全媒体平台;五是加强日常舆情监测,重点反馈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回应,解疑释惑。
二、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重点领域政务信息公开的落实情况
1.推进国企国资改革信息公开情况
2018年是新一轮山西国企国资改革的攻坚年,省国资委一是召开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及时通过中央驻晋及省级媒体通报了山西国企国资改革的战略目标、方向路径和关键环节,介绍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二是大力宣传省属国企改革转型工作情况,向社会公布企业考核的目标任务以及转型的目标,充分利用外部舆论压力,推动企业改革转型;三是省国资委领导接受省人民政府网站访谈,解决了《省属国有企业投资风险监管管理办法》;四是召开委机关全体干部大会,邀请相应媒体与会,及时通报今年国企国资改革38项重点工作的布置情况;五是以企业财务重大信息公开为抓手,公开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主要行业盈利、重大变化事项等4次;六是及时向社会依法依规公开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业绩考核总体情况,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改革重组结果,负责人重大变动、年度薪酬,以及履行社会责任重点工作;七是向省人大报送省属国资监管情况,为我省建立省政府向省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创造条件。
2.本部门2018年度财政预决算公开情况
2018年,省国资委通过门户网站对2018年度财政预决算进行公开,共计2次。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公开情况
2018年,省国资委通过门户网站公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共计5条,分别涉及煤炭、钢铁等领域去产能情况、“三大攻坚战”落实情况以及完善体制机制补短板情况。
(二)解读《山西省省属国有企业投资风险监督管理办法》
为了进一步规范省属国企投资行为,加快推动政府部门职能转变,全面落实“放管服效”改革,省国资委制定了《山西省省属国有企业投资风险监管管理办法》,同时制定了相应的负面清单管理。2018年8月24日,省国资委在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深入解读新起草的《管理办法》并回答各位记者的提问。
(三)政务公开工作纳入考核指标的落实情况及分值权重
根据2018年度省委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分解方案,省国资委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了对相关处室的考核,分数为3分,占共性指标的10%。
(四)政务舆情的回应情况
省国资委严格落实《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加强政务舆情回应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16〕138号),明确舆情回应责任主体,把握重点舆情标准,着重收集涉及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部署的政务舆情信息,引发媒体和公众关切、可能影响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的舆情信息,以及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不实舆情信息等。2018年,省国资委重点围绕“两会”、经济数据发布和经济形势、重大改革举措、重大督查活动、重大突发事件等,及时向社会公布各类信息210余条,回应重点舆情事件6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8年,省国资委未接到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
四、咨询处理情况
2018年,省国资委未接到关于本部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咨询。
五、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
2018年,省国资委未接到行政复议和行政公开。
六、政府信息公开经费支出与收费情况
2018年,省国资委并未单独列出信息公开经费支出,只在上半年使用了3万元用于微信公众号建设;2018年,省国资委没有收取任何相关费用。
七、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信息公开的平台还不完善。目前省国资委信息公开的平台集中在政府门户网站,已经相对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2.信息公开的内容还不丰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栏目中公开的信息量还不够丰富,信息公开的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对一些公众关注的信息公布的相对较少。
3.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委机关工作人员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和能力有待增强,各处室的源头责任还应进一步加强。
(二)改进措施
1.加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的平台,要以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为重点,要以国资监管系统平台上线为契机,全面拓宽信息公开的渠道。
2.加大内容供给,要严格按照“不公开是例外”的标准,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的内容供给。
3.加大培训力度,要制定计划对相关的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适时补充人员力量,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队伍建设。
山西省国资委
2019年3月4日